其他
播客《成为巴菲特》第一期读书会交流
本文是参与播客《成为巴菲特》第一期读书会时的分享内容。内容素材来自于之前的阅读笔记,但重新梳理了逻辑。
1. 投资策略的一些启发
1.1. 低估不抗跌
1.2. 如何思考卖出决策的?
用即时的预期收益率来判断一个标的的吸引力:在卖出的那个时间点和价格上,联邦信托公司的预期收益率 68.75%(联邦信托公司持有一年后的内在价值是 135 美元,现价 80 美元),和一年前的预期收益率 150% 相比,吸引力已经没那么大了; 评估机会成本——预期收益率和实现时间:巴菲特用这笔钱买入了另外一家公司,新公司的预期收益率可能没有那么高(比如超过 100%),但由于有机会能够买到第一大股东,可以人为控制估值修复的时间,所以更具有吸引力; 没那么重要但会考虑的——业绩目标:熊市跑赢指数,牛市跟住指数。如果不卖出,牛市很难跟上指数。
1.3. 早年的仓位分配
低估类:一般以超过半仓持有此类投资,持仓分布,一般重仓 5~6 只,每只占比 5%~10%。此外,还有 10~15 只股票,仓位都比较轻,往往在还没有到合理价格之前就卖出了。 定期清算类:同时买入 10~15 只,也比较分散,单票收益率大概在 10~20%。这一类机会因为偏固收类,可以借钱加杠杆。 控制类:单票持仓占比较高,一般会超过 10%。
1.4. 对相对低估股票的要求
按照当前市场估值标准严重低估; 一定要进行同类比较(apples be compared to apples, not to oranges); 能力圈的概念初步显现:必须对行业、公司足够了解,能够做出合理判断,否则直接跳过。
1.5. 决策流程
找到投资机会(这样的投资机会不会很多),要求收益率期望值至少领先道指 10 个百分点:如果按前文所说,巴菲特对道指的期望收益率是 7%,那么要求投资机会的收益率至少要达到年化 17%; 按照每个投资机会的收益率期望进行排序,如果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差不多,那么仓位就会平均一些,如果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率差距较大,那么会将仓位更多地放在预期收益率高的标的上; 对于预期收益率类似的标的,对于预期结果差异更大的(最好的情况和最差的情况),持仓会更分散。确定性越强,持仓越集中; 这个过程不准确,而且受情绪影响; 不会为了平滑业绩波动而特意分散。
2. 基金运营的一些启发
巴菲特的基金每年只在年底开放一次申赎,从而保证了资金的稳定性; 基金每年分红 6%,按年初余额计算,按月付息,不提取的话按「预存资金处理」。巴菲特的这 6% 并不是说保底 6% 的收益,而是类似股票分红,如果当年没有 6% 的收益,则会扣减本金,这个设计很有趣; 年中追加资金的解决办法——设立「预存资金」:预存资金既可以是每月的利息,也可以是追加投资的部分。这部分的钱,巴菲特支付固定的 6% 年化利息,但到年底才会将本息一起转为追加基金份额; 年中赎回资金的解决办法——提供短期贷款服务:每位投资人可以在年中向基金借款,最大借款金额不超过持有份额的 20%,利率年化 6%,且需要在年末偿还或提前偿还(我理解如果年末不还,就直接扣减基金份额)。
不追求规模,只重视业绩,对现有客户负责:没有管理费,只有赚钱了才收佣金,还要给投资人每年 6% 的固定利息; Skin in the game:巴菲特家人和自己不能额外买卖股票,所有投资都通过基金实现,且是基金的最大持有人; 资金稳定性:每年只申赎一次; 应对客户需求的灵活性:创造性地通过设立「预存资金」和提供短期贷款的方式解决了年中申赎的问题。 避免客户干扰,专注投资:不过,现在这个时代,即使你每年只营业一天,似乎也没办法让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不通过微信联系到你。不知道这个情况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3. 对资管行业的思考
3.1. 基金跑不赢指数的可能原因
集体决策机制:很多公司喜欢集体决策,巴菲特认为集体决策很难做出很好的决策,哪怕这个集体不大。60 年后的今天,依然有很多基金公司采用集体决策的机制,甚至认为这个是他们的「竞争优势」。 从众行为:基金经理不希望自己的持仓过于特立独行。这件事在如今依然如此。 基金公司的评价制度困境:对于基金经理来说,绩效并不会奖励特立独行,反而会因为特立独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。 对分散的过分执着:很多公司都认为分散投资能够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(夏普比率真是一个错误的评价标准,回撤也是)。 惯性:前人就是这么做的,那么我也这么做。
3.2. 基金评价不要舍本逐末
A majority of life's errors are caused by forgetting what one is really trying to do. 生活中的大部分错误都是由于忘记了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而造成的。
4. 总结